查看原文
其他

在觉醒的年代,与先辈同行

研小鱼 华南师大研究生会 2022-12-1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那么你知道100年前

我们党

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建立的吗?

无数的先辈又做了哪些努力吗?

今天研小鱼将带着大家

来回首这段伟大的历史


01

万事俱备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恰在此时,共产国际和俄共(布)也准备派遣代表来华,以了解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情况和能否建立共产党组织等问题。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借助一战后欧洲和世界各地出现的革命形势,为改变苏俄政权极其困难的处境,列宁联合30多个国家的共产主义者于1919年3月发起成立共产国际,也称第三国际。此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共产党纷纷成立。但不久,欧洲的革命浪潮趋于消退。列宁便越来越把注意力转向远东和中国,寄希望于那里的革命运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1920年,苏俄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派遣使者到中国去。其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维经斯基。他于四五月间来华,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又经李大钊介绍前往上海与陈独秀见面。通过双方的接触交谈,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俄国革命的情况和苏俄的政策有了具体的了解,维经斯基也初步了解到中国工人阶级的情况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随后,维经斯基又与上海其他一些进步社团广泛接触,并向陈独秀提出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组织的建议。


革命先贤共同寻找中国的道路  ▲ 

在筹备建党的过程中,陈独秀与维经斯基之间发生过一些分歧。主要是陈独秀坚持建立一个由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组成的党;维经斯基则试图把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联合在一起,先成立一个带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同盟,待时机成熟后再成立布尔什维克式的党组织,并为此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上海革命局等机构。不过,实际情况表明还是陈独秀的主张更可行


02

时光走马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他认为,要改变中国,必须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

1915


1917年1月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他上任后即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教学方针,实行民主办学,鼓励学术研究,出版刊物和开展社团活动。


1918年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三篇文章。

三篇文章

1918


1919年5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然而,在1919年年初举行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列强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义要求,包括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军队和巡警、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界、取消中日“二十一条”等,而且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立即在人民群众中,尤其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激起强烈的愤慨。5月4日,五四运动就此爆发。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上海商人也举行罢市。工人罢工的浪潮迅速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和100多个城市。在全国人民的巨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和会的签字仪式。


1919年秋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1920年8月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该组织成立后即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


1920年10月

北京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地点在北大图书馆李大钊办公室,当时取名为“共产党小组”,只有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三人。以后又陆续发展了一些党员。


1920年年底

北京党组织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其成员大多是北京大学的进步师生。随后,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早期工作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两项工作:

一项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1920年9月,上海的共产党组织将《新青年》改为党的公开理论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后,又创办半公开的刊物《共产党》,介绍革命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推动建党工作的开展。

另一项是深入到工厂、矿山、码头,开展工人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这时,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已达到200万左右,是支撑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也积极开展对工人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出版工人刊物,利用“提倡平民教育”的合法名义创办各种劳动补习学校,以通俗的方式传播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由于党的创建活动是在秘密状况下进行的,各地成立的早期组织没有统一名称,有的称“共产党支部”、有的称“共产党小组”,有的直称“共产党”。从性质和特征方面来看,它们都是后来组成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03

智启中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无数的先贤

为寻找一条中国的道路而苦苦探索

他们牺牲掉安宁的生活

优越的待遇

毅然决然投入一条万般艰险的道路

只因他们始终有恳切的目光

始终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01

李大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青春》节选


1889-1927

守常先生


02

陈独秀

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 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敬告青年》节选

1879-1942


03

鲁迅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节选


1881-1936

狂人

日记


04

毛泽东

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更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更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湘江评论》

1893-1976


04

借古启今


最后,研小鱼给大家推荐一部豆瓣9分好剧《觉醒年代》

本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剧中出现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以及“五四运动”等事件,单拎出名字,个个家喻户晓。稍微冷门一点的辜鸿铭、章士钊、邓中夏、易白沙等人,肯定也看着眼熟。但真的讲清楚这些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还缺少佳作。以往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更热衷于1921年乃至1937年之后的故事。毕竟,里面可以穿插大量战争内容和我们熟悉的那批革命元勋,更容易吸引观众。但这也造成了自辛亥革命到建党元年之间出现了一段历史留白。而《觉醒年代》的出现,巧妙的填补了这块空白。整部剧,横跨了1915~1921六年多时间。以《青年杂志》(即《新青年》)的草创诞生为契机,引出了之后的一票历史大事件。



原文链接

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0202/c85037-32020229.html

迷茫的中国犹如倒卧的狮群

潜力巨大又死气沉沉

但终究会有人率先醒来

他也许孱弱,也许不值一提


然而

他打破了寂静的黑夜

他站了起来

以《新青年》为代表的这批人

正是第一批站起来的雄狮


这是向迷茫宣战的开始


好文推荐 |点击可跳转原文


3步让简历提升300%|附超值福利


想为你的导师疯狂打call吗?


关于举办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时代中国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文案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陈雨婷 唐娇 李杨桓 周萌

图片 | 来自网络

排版 | 周萌 陈雨婷

封面图片 | 李杨桓

责任编辑 | 陈梦媛

初审 | 张忠伟

复审 | 张思慧

终审 | 向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